貢丸是一種肉糜制品,它是以新鮮豬肉(或冷凍豬肉)為原料,經過絞肉、擂潰、煮制、成型、冷卻、速凍等一系列工藝制成的,口感細膩,味道鮮美,是優質的火鍋食材和香鍋食材。
貢丸,泉州傳統特色小吃。大陸人以為,一如貢糖,冠上一個貢字,就是說,它也是進貢給皇帝的貢品,但是,根據臺灣貢丸世家的人考據:貢丸原名是"扛(扛的繁體字閩南音"gong")丸"。閩南話的貢丸的"貢"通"扛",即捶打。相傳古代泉州市石獅縣有一孝子為了做出鮮美的湯給母親喝,到處找材料,在一次沉思的時候無意間拿著木槌一直捶打著一塊豬腿肉,當他把捶打過的豬肉放入湯中煮出后,發現味道如此鮮美,再多次實踐后便創造出貢丸的作法。受"貢丸"這道菜的影響,泉州很多特色小吃都是打成泥的,比如魚肉羹,魚丸,牛肉羹,蘿卜糕等等,這些都是泉州地區家家戶戶會做的傳統菜。和我們熟悉的牛肉丸是差不多的,也是用杠子把肉反復捶打,把肉搗爛,去掉肉筋,做成丸子,丸子因此吃起來更加有彈性,又因為它很有彈性,所以又叫做跳丸。
貢丸要怎么做才好吃,店家一定會告訴你要用溫體豬肉的后腿肉,不能用冷凍豬肉,才能做出好吃的貢丸。